montech·蒙特罗(中国)官网-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montech蒙特罗官网
行业资讯
开创清洁能源利用新局面 推动地热供暖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4-05-21     作者:刘斌   分享到:

大力推进地热供暖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动减污降碳、促进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简称绿源公司)认真履行央企社会责任,聚焦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强化与驻地政府的战略合作,利用陕西丰富的地热资源,积极推动以地热供暖为主线的业务发展,为陕西清洁供暖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发展机遇: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陕西地热资源丰富。关中地区是除藏南、滇西和川西等地外,地热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关中盆地中深层热储层储存的总热量为7.15×10∧18千焦、相当于标准煤2433.94亿吨,采用“取热不耗水,完全等量同层回灌”(也称采灌井组)方式开发利用,年可采地热水量为40.6亿立方米,可供暖面积16.52亿平方米;浅层地热能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总面积为11.92亿平方米,冬季供暖平均潜力为37.3万平方米/平方公里,夏季制冷平均潜力为40.1万平方米/平方公里。

能源消费矛盾突出。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降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采暖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用量也会持续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与日俱增。2023-2024年,全省采暖季新增天然气供暖面积4083万平方米,需要新增天然气用量2.42亿立方米,若50%使用地热能供暖,可减少天然气约1.21亿立方米。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陕西地热供暖起步较早,发展势头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具备更好更快发展的条件。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通知,预计2025年全省地热供暖面积将提高到7000万平方米,2027 年超过1 亿平方米,推进供暖方式逐步由传统能源为主体向地热等清洁能源替代转变。

符合绿色发展定位。绿源总公司始终将节约资源和满足人民需求放在首位,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供暖解决方案,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实惠的地热供暖服务。2024年,绿源公司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地热井数量突破1000口,供暖能力超过1亿平方米。其中,以关中各市县为重点,加大中深层地热替代力度,不断提高传统供热区域地热供暖占比;在陕南、陕北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发展“浅层地热+”清洁能源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发展成效:地热供暖开创新局

供暖能力实现新跨越,业务覆盖与综合效益大幅提高。近三年来,全省地热供暖区域实现从以咸阳市区和关中个别县为中心扩展到全省6市13县(区),供暖能力新增签约近千万平方米,并以每年100万平方米的进度递增,新增供暖项目35个,总体供暖能力提升52%,预计新增地热供暖项目可减少标煤1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8万吨。同时,把回灌作为事关企业发展的大事积极推进,新建项目全部做到了开采与回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运行,实现了100%回灌;对采灌比例偏低的早期项目,实施三年回灌补充计划,完成补充回灌井30余口,采灌井之比达到100%,总体回灌率超过90%。咸阳国际机场三期46兆瓦中深层供能是全国第一个利用中深层地热的机场项目,公司也被省政府授予“节能减排先进企业”。

多元发展迈出新步伐,多种技术开发速度明显加快。通过科学评估各地资源禀赋,积极开发适应各类需求的地热项目,形成了中深层取水型地热、中深层套管换热、浅层地源热泵以及“地热+”清洁能源项目同步开发的格局。与西咸新区签约的中深层套管换热项目面积已达65万平方米,区内的中天未来玥小区是目前国内水平位移最长U型井换热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地热开发技术路线。同时,因地制宜拓展空气源热泵和中(污)水源热泵供暖领域,努力打造地热冷暖双供项目,加快推动单纯的中深层水热供暖向综合利用多种清洁能源供能模式转变。西安航天华阳新区工业园项目是全省第一个采用深浅结合、冷暖双制的工业园区,用能面积16.8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现已投运。

运营模式取得新突破,低碳清洁供暖格局探索成功。充分发挥技术和资金优势,主动对接地方政府清洁供暖规划,与当地能源企业、项目开发商和供暖施工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先后与延长集团、陕西燃气签订了地热和燃气三联供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与西部机场签订了地热供能协议,与一批优秀的建设施工民营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品牌示范效应有力彰显。在化石能源富集区和传统能源供暖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通过机制、运营、技术等多维度创新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传统能源供暖向地热供暖无缝转换。与西安热电合作,由公司在西安热电厂区开发地热,再通过向西安热电趸售热源替代天然气,利用原有设施向用户供暖,供暖面积210万平方米,年替代燃气155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碳近17万吨。

科技研发又出新成果,企业持续发展支撑有效增强。公司紧盯前瞻性技术应用和用户需求,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通过二次创新形成了地热勘探、地热储层评价、钻井、梯级利用、尾水回灌、智能监控及数据采集六大技术体系,“丛式井工厂技术”、智能化运营、中深层地热中低温发电及水溶氦气提取一体化开发利用等成果的不断涌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先后被授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瞪羚企业,获国家技术专利37项,荣膺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省级石油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民服务呈现新气象,有效保障了广大用户温暖过冬。始终以用户满意为主旨,发挥地热供暖不受时空限制优势,公司推行了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灵活调整供暖时间,最大程度保障用户权益。全面推行线上缴费服务,方便用户通过官方网站、手机APP等渠道缴纳费用,开通400电话服务热线,优化快速响应处理程序,及时妥善处理用户诉求;对取暖费自收小区和投诉较多区域,定期选定外协队伍检查维修管道阀门,每年提前安排人员对二次侧管网注水保养,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组织开展开放日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公益组织和广大群众来企业参观座谈,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宣传普及地热供暖知识,畅通了双向沟通的渠道,以精细化的服务保障温暖千家万户。

发展制约:产业发展矛盾犹存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仍需下大力气。地热供暖搞得好、发展快的地方,都与当地政府的强力推进密不可分。虽然全省地热供暖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单纯依赖消耗化石能源采暖仍是大部分地方的首选,制约了地热供暖企业发展,导致不少企业存在项目落地难、有劲无处使等问题,且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和企业自身努力难以解决。

供热特许经营公平竞争环境仍需优化。在城镇传统能源集中供热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区域的情况下,地热供暖作为供暖领域的后来者,只能充当补充和辅助角色,服务于传统集中供热一时无法覆盖的区域,难以大范围拓展市场。目前,陕西虽已明确在集中供热特许经营区域内新上地热供暖项目不受特许经营权限制,可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仍需加大推动力度。

矿权审批流程制约地热供暖发展。采灌结合“取热不耗水”型,既要有取水证,又要有采矿许可证。由于两证特别是采矿许可证办理程序复杂、时间太长,企业有的新项目被迫搁置或不能如期供暖,有的投运项目也面临矿业权未能按时延期的合规经营风险。目前,水热型地热供暖约占全省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的70%,涉及企业60余家,相关问题亟待解决。

地热供暖企业发展经营负担较重。地热供暖属微利基本民生保障行业。近年来,虽有一些推动产业发展的综合性要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撑,拓展了发展空间,但有些方面仍需完善细化,在实际操作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相关产业发展投资大、周期长,企业各项负担较重,且国家资金扶持相对偏少,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对策建议:多措并举纾困解难

共构清洁能源供暖新格局。结合建立“四个清单”制度,从源头抓起、立项入手,消除不合理准入门槛,为新建项目优先考虑地热供暖开“绿灯”。同时,综合评判老旧燃煤供暖锅炉改造项目,制定燃气供暖锅炉改造替代计划,支持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社会责任强的大型专业企业开发地热项目,鼓励原供热特许经营企业优先自行实施地热供暖,增加地热供暖份额,减少煤炭、天然气消耗,共同构建清洁能源供暖新格局。

持续探索项目审批最优方案。把加强宏观调控、日常监管与服务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及时解决短期遇到的暂时性问题,更需注重破解企业长期发展的困扰。支持指导地热资源富集区,合理布局矿权区块设置,编制辖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和年度出让计划,有序投放地热采矿权,大力推广咸阳市开展地热资源矿业权大区块出让做法,促进地热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从中深层水热对环境与土地复垦无影响的实际出发,适当调整按固体矿山上报审批的方式,探索编制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对位于相同行政区域的同类项目,试行环评“打捆”审批。

加快完善企业发展要素支撑。建议根据全省发展地热供暖的目标任务,尽快出台财政、税收和金融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将地热能开发利用纳入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范围,并按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制度发放绿证配额。在资金支持方面,可设立地热发展资金,支持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和示范区建设,同时划出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经费,专项用于地热供暖项目补助,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城乡居民住宅小区地热供暖项目,可考虑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等优惠。

完善地热供暖发展考核体系。在“四清一责任”基础上,以西咸新区和榆林被列入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为契机,借鉴西咸新区整体推进辖区地热供暖,以及武功县打造西部首个集中供暖“无烟城”的做法,将地热供暖任务分别纳入省对市和市对县的目标考核体系,为完成全省地热供暖任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省地热协会副会长]